作者:微信小助手
发布时间:2020-10-12T22:41:30
之前断断续续读过一部分 JDK 常用类的源码,这里想把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方法记录下来,如果能帮到需要的小伙伴就再好不过了! 本文主要分享一下我的阅读工具和阅读顺序。 PS: 由于当前主流使用的 JDK 版本仍是 1.8,因此源码阅读主要是 1.8 版本,有些地方可以参考 1.7(面试可能问到)。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 需要的工具不多,IDE + Google 翻译足够了。 使用 IDE 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写一些测试代码以便跟踪调试。这个还是很有必要的,跟进代码的执行流程更容易理解它的实现原理。 直接在 IDE 打开源码文件,源码中的注释通常很详细,遇到不懂的地方 Google 翻译一下。也可以加上官方文档,其实源码里面注释跟文档是一样的,有些地方可能更详细,只不过官方文档排版更漂亮一些。 JDK 1.8 官方文档链接:https://docs.oracle.com/javase/8/docs/api/ 当然,阅读的先后顺序也很重要,下面介绍下我的阅读顺序。 JDK 中的代码非常多,不可能、也没必要全部读完,因此要有的放矢。从整体上来讲,顺序大概是: 整体概览如下: 具体到某一个类,如何去阅读它的源码实现呢?下面继续介绍。 如何阅读一个类的源码呢?主要步骤大概是: 在 Java 中,接口通常意味着是一种“标准”、或者“协议”。一个接口可以有多个实现类,它们都会按照接口的这种标准来实现接口的各个方法。因此,理解了一个方法的定义,再去看它的实现会更容易理解。 下面以常用的 ArrayList 为例,分析如何去阅读它的源码。 首先看下 ArrayList 的继承结构: 可以看到它实现了很多接口,其中三个接口 Cloneable、RandomAccess、Serializable 都是空的,可以暂时忽略。主要去看 Iterable、Collection 以及 List 接口的方法定义。 Iterable 接口: Collection 接口: List 接口: 看起来方法挺多,其实不少都是我们平时会用到的,大部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,而且方法也都有注释。这部分难度不大。 接下来根据前面提到的两条主线入口,分析 ArrayList 的源码如何阅读。 分析一个类的源码时,构造器通常是一个好的切入点。比如 ArrayList 的三个构造器如下: 构造器中有不少成员变量,比如 elementData、EMPTY_ELEMENTDATA、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等,继续跟进这几个变量: 由此可以得知,当我们写了 除了构造器,常用方法也是一个主要的入口,比如 add、remove 等。 add 方法实现: 可以一行行跟进代码,查看 add 方法内部到底做了什么。 其他方法的套路也是如此,不再一一说明。 按照这样一条条主线走下来,就可以对 ArrayList 的实现原理有个整体的认知了。整体部分搞清楚之后,接下来还可以去读一些不太常用的方法,包括剩余的所有部分。 PS: 这里只是以常用的 ArrayList 为例,其他包下的类的阅读步骤也大同小异。 此外,做笔记也很重要。 可以用思维导图梳理整体脉络,用笔记工具记录一个类的核心部分实现原理。 当然,如果自己整理和写出来笔记更好,许多时候总觉得自己知道了,但是别人一问就懵了,可能还是没理解到位吧。 有句话说得好:”教是最好的学“。当你能把某个知识点通俗易懂的讲给一个外行人,才是真的懂了。 刚开始读时,可能会遇到某些地方难以理解,可以尝试写测试代码断点跟踪调试,或者参考别人的博客。 如果遇到某个点实在难以理解,也可以先跳过,过段时间再重新思考也许就豁然开朗了。 PS:1. 前言
2. 工具
3. 阅读顺序
3.1 整体顺序
3.2 具体顺序
3.2.1 类和接口
3.2.2 ArrayList 源码分析
public ArrayList() {
this.elementData =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;
}
public ArrayList(int initialCapacity) {
if (initialCapacity > 0) {
this.elementData = new Object[initialCapacity];
} else if (initialCapacity == 0) {
this.elementData = EMPTY_ELEMENTDATA;
} else {
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"Illegal Capacity: "+
initialCapacity);
}
}
public ArrayList(Collection<? extends E> c) {
elementData = c.toArray();
if ((size = elementData.length) != 0) {
// c.toArray might (incorrectly) not return Object[] (see 6260652)
if (elementData.getClass() != Object[].class)
elementData = Arrays.copyOf(elementData, size, Object[].class);
} else {
// replace with empty array.
this.elementData = EMPTY_ELEMENTDATA;
}
}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[] EMPTY_ELEMENTDATA = {};
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[]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= {};
transient Object[] elementData; // non-private to simplify nested class accessnew ArrayList()
时,它的内部到底做了些什么。
public boolean add(E e) {
ensureCapacityInternal(size + 1); // Increments modCount!!
elementData[size++] = e;
return true;
}
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(int minCapacity) {
ensureExplicitCapacity(calculateCapacity(elementData, minCapacity));
}
3.3 做笔记
3.4 注意点